神韵
传神取韵,或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中国古代艺术主张之一。早在南齐谢赫评论顾骏之的绘画时,提出了“神韵”这一概念;唐张彦远说,“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状,须神韵而后全”;宋严羽则认为有神韵的诗应“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贺贻孙评阮籍诗时说,“《咏怀》十七首,神韵澹荡,笔墨之外,俱含不尽之思,政以蕴藉人耳”。但清以前文论家们在强调或使用“神韵”时,并未对其内涵作过理论上的规范解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指与“形”相对应的气质,有的指主体的审美体验,有的指审美意境,有的指艺术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