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神农本草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神农本草经

中药学著作。

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4卷(见《隋书·经籍志》)。

撰人不详,“神农”为其托名。

书中集录整理了我国古代的辽阔地区的多种药物,是广大医药工作者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

该书成书年代自古以来就有不同意见。陶弘景认为:“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多更修饰之尔……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可见该书总结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用药经验,经秦汉医家不断地抄录增补而形成全书。

《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根据本书后代通行的4卷辑本,共分为序例(或称“序录”)1卷和本文3卷两部分。序例为药物学的总论。

首先将药物分为三类即:“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按,据《证类本草》统计今存药名共375种)其次论述了药物君、臣、佐、使配伍的原则,药物七情的宜忌(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反、相恶、相杀七类),药物的五味(酸、咸、甘、苦、辛),四气(寒热温凉),有毒,无毒,有关药物的加工和剂型,以及按照病因、病位的用药要求等。

各论是按照上、中、下三品分类的药物解说。每药均依次分记其药名、性味、主治病证、及药物的别名,生长环境等,这些药物的来源根据《证类本草》中的佚文统计,植物244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在药用价值上,书中绝大多数药物临床应用都有很高的疗效,如补气的人参、黄芪,补血的当归、地黄,解表的麻黄、桂枝,泻下的朴硝、大黄,去寒的附子、吴茱萸,清热的黄连、石膏等直至现今仍沿用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中医药学经典性的药学著作。后世医药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增补内容,形成了众多的本草文献。如约成书于汉魏之际的《神农本草》补注本《名医别录》(简称《别录》),不仅补充了《神农本草经》原有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产地等内容,而且新增了数百味药(经陶弘景辑录的有365种)。晋及南北朝时期,《神农本草》的传本和注本种类更多,当时影响最大的注本是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7卷(见《本草经集注》条)。

辑本以南宋·王炎辑《本草正经》3卷(1188)为最早(今佚),此后有明·卢复辑《神农本草》(1616),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3卷(1844,附加考证)。此外,还有王懞运、姜国伊、黄御等人的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以二孙氏辑本,顾观光辑本流行较广,森立之辑本旁参日本所存中医古籍,考证较详。

1981年尚志钧有《神农本草经校点》本。明清以注疏《本经》药物为主的书籍甚多,如明·缪希雍的《本草经疏》,清·张志聪的《本草崇原》,张璐的《本经逢原》等。但所收药物,并不局限于《神农本草》,常兼采后世常用药物予以疏解。

解放后,孙星衍氏、顾观光氏、日本·森之氏三家辑本均进行了重印出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