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距离测验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距离测验法 是社会态度测量的一种方法,由鲍加达斯于1925年创用,故又称“鲍加达斯测验”。 该方法最初用于测评人们对具有不同社会属性(如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文化差异、国籍、种族等)的个体或团体的态度差异,现已被社会心理学家修订推广于团体内部成员彼此亲近或接纳程度的测量。根据态度评定的人群特征可以分为横向社会距离测验与纵向社会距离测验。前者是属于同一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如同班同学)评定,后者不是同社会阶层的社会成员之间评定。 社会距离测验法中所使用的社会距离量表把人际亲疏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对应不同数值),要求被试针对不同态度评判对象选择亲疏等级。 通过计算个人的社会距离分数(由个人对团体内其他人评分之和除以团体成员数)可以了解个人与团体中其他成员的疏远程度;通过计算团体和社会距离分数(该成员所有由他人评定的分数总和除以团体成员数)可以了解团体对该成员的拒斥程度;而比较两种分数又可以对该成员人际交往特点进行一定推测。例如个人社会距离分大于团体社会距离分,则个体可能不合群等。除运用量表施测外,霍罗韦茨还修订编制了适用于儿童的“告诉我测验”,要求儿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主试提供的照片上的儿童作伙伴。运用社会距离测验法时,研究者务必谨慎确定距离等级及其相应的情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