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碱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碱花 【名称出处】:《中国药典》 【概况】: 异名 浦多(藏文译名)。 基源 碱花为碳酸盐类矿物。 原矿物 碱花一般指咸水湖边一种分枝状结晶的天然碱。 历史 碱花载入藏族的《月王药珍》、《四部药典》,蒙古族的《认药白晶》亦有记载。 《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 后来《藏药标准》1978年版有收载。碱花是藏医、蒙医常用的矿物药,应用历史悠久。 形态 天然碱属于单斜晶系。呈纤维状、柱状、分枝状结晶体或结晶性皮壳。 无色、白色或淡黄色、灰白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密度2.11~2.14g/cm3。硬度2.5~3.0。 产状 碱花为盐的化学沉积物,通常在咸水湖边生成,呈分枝状结晶,质较纯净。 产地 主产内蒙古、云南、四川、西藏。 。【生药】: 采集 碱花四季可采。 采后,除去杂质,干燥。 鉴别 性状 碱花为结晶性粉末。 白色或淡黄白色。体较轻。无臭,味咸苦、微甘。 理化 ❶ 取碱花粉末约0.2g,加水5ml,使其溶解,滤过。 1)滤液遇稀盐酸,即泡沸,发生大量二氧化碳气。 2)滤液加硫酸镁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 ❷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碱花粉末少许,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显鲜黄色。 加工炮制 碱花除去杂质,直接入药。 贮藏 置干燥处,密闭保存。 。【化学】: 天然主要成分为碳酸钠,还含有一定比例的碳酸氢钠、硫酸钠、氯化钠、硼砂等。 参考文献 中国化工医药产品大全.3卷.科学出版社,1991:72008 【药性】: 性味 甘、咸,温。 《中国民族药志》:“咸、苦、甘,重。” 功效 消滞,祛瘀,除虫,润肠。 主治 胃寒,消化不良。 《中国民族药志》:“治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胃寒胃胀,胎盘滞留,闭经,疮伤溃烂,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1日0.6~1.8g,多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 腹泻病人慎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碱花木香丸(《藏药标准》)见“碱花木香丸”条。 ❷ 十一味消化散(《民族药志》)治催产,月经不调,子宫血瘤:藏木香30g,小叶莲50g,尕架(山柰或干姜)40g,沙棘膏38g,诃子(去核)75g,蛇肉(麝香制)25g,大黄90g,方海25g,寒水石(煅)100g,硇砂17g,碱花125g。以上11味,碎成细粉。1次1~2g,1日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