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经
汉代以后,有石经多种;至今有文字可考的,有下列七种:(1)熹平石经,也叫“一字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用隶书写成《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各经。(2)正始石经,也叫“三体石经”。魏曹芳正始中(240—249)刻石,用古文、篆、隶三体。 (3)唐开成石经。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用楷书刻《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十二种。 清康熙七年(1668年)复补刻《孟子》。(4)蜀石经。五代时蜀孟昶命毋昭裔督造,以楷书刻石。刻始于广政元年(938年),又称“广政石经”。有《孝经》、《论语》、《尔雅》、《易》、《诗》、《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十种。北宋时,刻全《左传》,并续刻《公羊传》、《穀梁传》、《孟子》三种。 (5)北宋石经,也叫“二字石经”。宋仁宗时刻石。 嘉祐六年(1061年)竣工,又称“嘉祐石经”。用篆、隶两体,有《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孟子》九种。 (6)南宋石经。宋高宗时刻石,又称“宋高宗御书石经”。有《易》、《诗》、《书》、《左传》、《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中庸》、《大学》、《学记》、《儒行》、《经解》五篇。(7)清石经。 清乾隆年间刻石,共十三经。嘉庆八年(1803年)曾加磨改。今只唐开成石经尚存西安,清石经尚存北京,比较完整,余均残缺。在文字上,以前四种较为重要。 明清之际顾炎武《石经考》、清万斯同《石经考》,近人马衡《汉石经集存》、张国淦《历代石经考》,对石经源流、文字各有考释,可供参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