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吊兰
中药名。 出《植物名实图考》。别名:黑乌骨,石豇豆,石泽兰,岩泽兰,瓜子草。 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兰Lysionotus pauciflora Maxim.的全草。生于山坡岩石阴湿处。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味苦甘,性凉。功能清热化痰,凉血止血,祛湿化滞,通络止痛。治肺热咳嗽,吐血,崩带,菌痢,疳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 ❶ 治腰、四肢痛:石吊兰、杜仲各9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❷ 治热咳:岩豇豆、青鱼胆草、岩白菜各15克。水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❸ 治跌打损伤:石吊兰15克,水煎,兑酒服;外用捣烂敷伤处(《湖南药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