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镰荚苜蓿
【名称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概况】: 异名 短镰荚苜蓿(《新华本草纲要》),莫桑河(藏名)。 基源 为豆科苜蓿属植物矩镰荚苜蓿的全草。 原植物 矩镰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 G.Sirjaev 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茎近四方形。 3出羽状复叶,小叶宽倒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长1.5~3cm,宽1~2.5cm,先端圆或微凹,边缘具细齿,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疏柔毛;顶生小叶比侧生小叶稍大;叶柄纤细,长0.5~0.8cm;托叶披针形或狭卵形,长0.6~1cm,宽0.2~0.4cm,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有时近戟形。 总状花序腋生,花3~5;花萼宽钟形,萼齿三角形,与萼筒等长,被柔毛;花冠白色带紫色,长0.7~0.8cm;子房线形,顶端弯曲,柱头头状,荚果长圆形,镰状弯曲,无毛,具网脉,先端具喙,长可达25cm.种子多数,长圆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74页.图247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500~3900m处。 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 。【生药】: 采集 7~8月采收全草。 【药性】: 性味 微苦,微寒。 归经 入心、小肠经。 功效 清热消炎,强心利尿。 主治 肺炎咳嗽,心悸、足肿;外擦创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