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盖 助词 用于句首,表示后面发表议论或阐明事实或道理。 ❶ 盖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盐铁论·非鞅》)——句义:汉文帝时,没有盐铁之利可是人民富足,现在有盐铁之利可是百姓却很穷困,没看到盐铁之利到底〔给百姓〕带来了什么好处,反而只见到了它的害处。 ❷ 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 (《汉书·杨王孙传》)——句义:听说古代的圣贤之君,由于人之常情不忍心白白看著他的亲人死去,所以为此而制定了丧礼。 (《史通·叙事》)——句义:叙事的方法,有四种不同的类别。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临川先生文集·答司马谏议书》)——句义:儒者所争论的,尤其表现在名与实〔的关系问题上〕。 名与实的关系明确了,世上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副词 用于谓语前或小句前,表示对情况或事理的大致测估。 义即“大概”、“恐怕”。 (《孟子·滕文公上》)——句义:大概远古时期曾有〔父母亲死后而〕不埋葬其父母亲的人,父母亲死后就抬起来扔到沟涧中去。尝:曾经。 壑(hè):山涧。 (《史记·酷吏列传》)——句义:行使律法更加严酷苛刻,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刻:严酷苛刻。 ❻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柳河东集·封建论》)——句义:分封这件事,经历了古代几个贤明君王尧、舜、禹、汤、周文王和武王,没有谁能把它废除。恐怕并不是不想废除它,而是形势所不允许。 更:经历。 去:废除。 连词 用于因果复句中解释原因的分句前,表示对原因的推断。义即“〔大概是〕由于”、“因为”。 ❶ 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孟子·万章下》)——句义:即使〔只〕吃蔬菜喝没有肉的菜汤也未曾不吃饱,因为不敢不吃饱。 ❸ 岂其人心有异同?盖牵乎视瞻故也。(《罗隐集·谗书·畏名》)——句义:难道人心有什么不一样吗?〔而是〕因为眼界受到限制的缘故罢了。 ❹ 江南呼蜜为蜂糖,盖避杨行密名也。(《独醒杂志·卷一》)——句义:江南人把蜂蜜称作蜂糖,〔大概是〕因为要避杨行密的讳吧。杨行密:唐末人,曾为吴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