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动脉造影
❶ 概念:检查诊断子宫、卵巢的肿瘤及前置胎盘、异位妊娠等。 ❷ 方法:从股动脉插入导管,到主动脉分支部(检查恶性卵巢肿瘤可插到肾动脉分支部),注入造影剂后连续摄影,以观察盆腔内动脉的血流状态。 ❸ 必备物品:敷料、纱布、血管造影用接头、注射器、有钩镊子、有齿钳子、持针器、平皿、棉球、不锈钢碗、塞氏针、爱氏导管。 ❹ 操作步骤:用塞(Seldinger)氏法。局麻后于股动脉部位皮肤切开小口,剥离皮下组织,将塞氏针刺入股动脉。然后将爱氏(Edmann)导管从塞氏针内插入股动脉,在透视下进到主动脉分支部。 将水溶性碘剂20ml一次注入并立即连续摄影,按每秒摄2、3、3、1、1、1、1张,共7秒钟摄12张。 摄影后拔去导管,穿刺部位用手压迫止血3~5分钟,然后用胶布压迫固定。 ❺ 患者准备 A.检查前1日 检查前指导:将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简明易懂地向患者说明。 以腹股沟为中心,为下腹部、大腿上部剃毛。 入浴或擦洗。 做碘过敏试验。 填写血管造影检查单。 检查当日禁食。 训练在床上大小便。 B.检查当日 禁食。 高压灌肠(盐水500ml),确认排便。 去病室前排尿。 更衣,用丁字带,取下义齿等。 用担架抬送患者。 术前用药。 检查生命体征,确认足背动脉搏动。 检查前15分钟抬进放射线室,同时持送病历等有关资料。 ❻ 配合及护理 A.因腹部胀满等原因而仰卧困难的患者,应事前考虑采取何种适当体位。 B.检查时的护理 检查生命体征。 协助患者保持体位。 C.检查后的护理 用担架将患者抬回病室,检查侧腹股沟的压迫固定,髋关节伸展,24小时安静卧床。 3~4小时后,如患者生命体征及局部无异常,另侧下肢可活动。 如患者无恶心可进饮食(于30分钟后饮水,于2小时后进食)。 用抗生素。 协助患者于床上大小便,确认自然排尿。 ❼ 观察要点 A.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内、外出血。 B.下肢有无麻木感、冷感,皮肤颜色左右有无不同,足背动脉搏动左右有无不同及有无疼痛。 C.有无胶布固定引起的皮疹等过敏症状。 D.有无造影剂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发热及其他过敏反应。 E.有无麻醉的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