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cūn)裂疮
病名。 见明·申拱宸《外科启玄·皴裂疮》“皴裂疮:行船推车辛苦之辈,及打鱼染匠辗玉之人手足皴裂成疮,抬动出血,痛不可忍者。”指无汗毛的手足掌面及口唇等部之皲裂病。 该病好发于皮肤肥厚或经常摩擦的部位,如手掌、指屈面、足跟、足跖外侧等处。多因经常劳作,或干性皮肤,或气候干燥寒冷等所致。好发于冬季。症见皮肤出现线性裂隙,干燥肥厚粗糙,伴有疼痛或出血。 今称手足皲裂。《内经》称皴揭,《诸病源候论》称手足皲裂、肉裂、尸脚、唇口面皴,《千金方》称手足皴裂、手足皴痛、手皴,《儒门事亲》称手足风裂等等。 参见诸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