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皮下出血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皮下出血 闭合性损伤之一,指人体受外力作用,使真皮和皮下血管破裂,血液在周围组织聚积而在皮肤表面呈现的紫红色斑或肿块。皮下出血的范围与受伤部位的组织结构有很大关系,如头顶部、肩背部组织结构较致密,出血范围一般较小,而眼眶、会阴部组织结构疏松,则出血后易扩散,会形成较大的出血区。皮下出血是生前损伤的特征。皮下出血的形态能反映出致伤物接触面的形态。如棍棒打击痕、轮胎辗轧痕、牙齿咬痕等。皮下出血是一种机体生活反应,它是判断生前伤抑或死后伤的重要依据。皮下出血的颜色是随著血红蛋白的分解吸收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根据皮下出血的颜色变化,还可推断受伤的时间。一般新鲜的皮下出血呈暗红色,1至3天后变紫红并稍带蓝色,5至6天后变成绿色或黄绿色,8至9天后以黄色为主,两周以后颜色逐渐消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