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丸
【方源】: 《金匮》卷上。 【组成】: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以枣膏和汤送下,日三夜一服。 【主治】: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 【方论选录】: ❶ 《金匮玉函经二注》:皂荚性能驱浊,其刺又能攻坚,且得直达患处,用意神巧。 ❷ 《金匮要略释义》:方中皂荚以涤痰去垢,佐以蜜丸枣膏兼顾脾胃,使痰除而不过伤正气。 【临证举例】: 哮喘《浙江中医杂志》(1985;1∶18):患者薛××,女,50岁,1976年10月6日初诊。患支气管哮喘40余年,入冬即发,咳嗽气急,咯痰色白粘稠,咳不畅,夜不能平卧,听诊两肺哮鸣音密布,脉细滑,舌苔白腻,用红枣500克隔水蒸熟,去皮,核捣成泥,炙皂荚90克研细末,和入作丸绿豆大,焙干。日服三次,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一周后哮喘渐平,咳痰均减,3个月服完2料后诸症皆除。随访2年未复发。 【备考】: 本方方名,《医方集解》引作“皂角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