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
秦汉时已有。历代有不同称谓。
汉代称“角抵戏”(包括扛鼎、寻橦、吞刀、吐火等杂技、魔术节目和简单的歌舞、小戏等),南北朝后多称“散乐”。唐和北宋时甚为流行,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汴梁(今河南开封)每逢元宵等节日,“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元代以后,其内容更加丰富发展,一般均习用各种乐舞杂技的专名,百戏一词逐渐少用。百戏的产生和发展,形成我国各种技艺表演的悠久传统,对中国戏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