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马寺(河南洛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马寺(河南洛阳) 佛教名寺。 位于河南洛阳市东12公里。传说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历来被誉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据说东汉明帝因梦见金人,梦醒后问群臣,曰西方佛,乃派蔡愔等西行迎佛。永平十年(67),蔡愔邀古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入华,以白马驮佛经等至洛阳。 次年,明帝敕令修建白马寺。建筑仿古印度祇园精舍式样,中有塔,殿内有佛教壁画。 寺成后摄摩腾、竺法兰寓此译经,先后译出《四十二章经》、《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等。今白马寺所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 山门是一牌坊式三门洞建筑,门额嵌有“白马寺”额,系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司礼太监黄锦重建。 山门两侧的一对石马,原系宋永庆公主驸马魏咸信将军墓前的护墓物。进寺门为天王殿,系歇山式建筑,正脊雕花龙,两端有鸱尾,中作火焰纹法轮,以示佛教常存。天王殿内两侧分列四大金刚像,中央佛龛内为明代干漆夹纻弥勒佛造像。 大佛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坐像,高2.4米,系明代泥塑。大雄殿内有贴金雕花大佛龛,内塑三主佛,中为释迦牟尼,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 东西两侧为十八罗汉,殿壁上还供有壁佛五千余尊,令人目不暇接。其后为接引殿,内有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世称“西方三圣”。寺中最高建筑为毗卢阁,阁内供奉释迦牟尼的清净法身毗卢舍那佛,左边文殊菩萨,右边普贤菩萨。寺的左右配殿内塑有摄摩腾与竺法兰之像。 《四十二章经》的清代石刻本,镶嵌于清凉台之壁上。今白马寺清凉台内又安放缅甸华侨佛徒捐赠的释迦牟尼坐像,该像系白玉雕成,重达1.5吨,高1.6米。 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