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虎通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虎通义 又称《白虎通》和《白虎通德论》。 四卷。东汉班固等编撰。 白虎观是东汉皇帝和儒生在洛阳北宫讲学的地方,白虎观会议是章帝于建初四年(79年)召开的一次研究注释儒家经书的会议。 《白虎通义》则是这次会议的书面总结。 中心内容为尊孔复礼,理论根据是从孔子到董仲舒的“天命论”或“天人合一”说。并把儒家经学同阴阳五行和谶纬神学糅合一起,把封建制度的理论系统化、神秘化。 书中提出三纲六纪。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经即:“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 规定妇女“在家从父母,既嫁从夫,夫没从子。”《白虎通义》对以后封建社会的伦理思想,影响极大。清陈立撰有《白虎通疏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