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藤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 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 基源 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崖豆藤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40种。 原植物 滇桂崖豆藤Millettia bonatiana Pamp. 形态 藤本,长达10m。小枝密被黄色茸毛。羽状复叶,长25~30cm.叶柄长2~3cm;小叶5~6对,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嫩叶两面密被丝状茸毛,老时近无毛,侧脉5~6对。总状花序腋生,长8~12cm;花淡紫色或绿色,长约2.5cm,花冠绿色;苞片披针形至锥尖状;长约0.6cm,早落;小苞片甚小,生于花梗上端;花长约2.5cm,单生节上,花梗长约1cm;花萼钟状,长约1.2cm,宽约0.6cm,密被绢毛,萼齿三角形,渐尖,下方1枚最长,长约0.5cm,上方2枚近合生;花冠淡紫色,旗瓣密被黄色绢毛,长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钝圆,瓣柄长约0.4cm;翼瓣长圆状镰形,基部有耳呈尾钩状,龙骨瓣镰状;二体雄蕊;子房线形,有柄,密被绢毛;花柱上弯,柱头头状;胚珠1.8cm.扁平,先端4~6荚果线状长圆形,长10~11cm,宽约1.8cm,扁平,先端截,基部渐狭;果颈长约1cm,密被灰褐色绒毛;果瓣革质,二瓣裂。 种子4,褐色,扁圆形,径约1.1cm。花期4~6月,果期6~10月。 (图见《云南中草药选》图2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约1500m的溪谷、灌丛中。分布于广西、云南。。【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药性】: 性味 辛,温。 有毒。 ❶ 《云南中草药选》:“淡、辛,温,有毒。” 功效 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活血,止血。 主治 风寒感冒,风湿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闭经,跌打损伤,劳伤,外伤出血。 ❶ 《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血,发散,解表。” 叶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0.3~0.6g;研末或浸酒。外用:叶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不宜过量眼用,孕妇忌服。 ❶ 《云南中草药选》:“服大发汗过量可致汗出不止,四肢发凉,抖颤,以致引起虚脱。饮冷开水约500ml左右或冷稀饭1碗可解。” ”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云南中草药》:“治闭经:大发汗1.5g,红花6g,知母6g,鸡血藤9g,香石藤9g,星宿花15g,泡酒500g,加红糖少许。浸泡3天,每次5ml。” 单方应用 ❶ 《云南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闭经,感冒风寒:大发汗根0.3~0.6g,水煎服或研末每服0.15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