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蔹(图143)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蔹(图143)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iaponica(Thunb.)Makino的干燥块根。原植物系多年生攀援藤本,均为野生。四川、贵州、湖北恩施地区曾似萝摩科植物耳叶牛皮消的根充白蔹,广东、福建部分地区以葫芦科植物茅瓜的根误作白蔹,均应注意鉴别、纠正。 产于东北、华北及河北、陕西、四川等地。 【性状鉴别】 块根呈长圆形或纺锤形,有的已纵切或斜切成片。长3~10cm,直径1.5~4cm。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皱纹,皮槽易层层脱落,内面为淡红棕色。纵切有一凸起的棱线。斜切片呈卵圆形,长2.5~5cm,宽2~3cm。切面粉白或浅红棕色,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苦。以身干、肥大、断面粉红色、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 (二)切制 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归经功效】 微寒、苦、辛,归心、肝、脾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生肌止痛。 【应用】 1.疮痈肿毒,水火烫伤 本品辛散消肿,清热解毒。治疗疮痈肿毒。可单用或与连翘、蒲公英、金银花等配伍;亦可与赤小豆共为细末,鸡蛋清调敷外用。疮疡溃后不敛者,可与络石藤,白及配伍为末外敷,有生肌敛疮之功效,如白蔹散。治疗水火烫烧伤,可单用或与地榆共为末外敷。 2.阴肿,带下 本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常与天花粉配伍;治疗妇女阴肿,带下等症。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5~15g。外用适量,反乌头。 【备注】 《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女子阴中肿痛。” 本品含粘液质和淀粉等。白蔹水浸剂对同心性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胞癣菌,腹股沟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抑制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