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茅根(图222)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茅根(图222)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Beeuv 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均为野生。喜生于向阳山坡荒野、路旁、田埂处。商品中除用干货外,亦有用鲜货者。同科植物白草的根茎为白茅根的伪品,应注意鉴别。 大部地区均有。 【性状鉴别】 呈细长圆柱形,不分枝,长30~60cm,直径2~4mm。表面呈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具纵向皱纹,见隆起而明显的环节,节上可见残留的鳞叶,根及芽痕等。节间通常长1.5~3cm。质轻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柱淡黄色,有一小孔,皮部见多数车轮状空隙,易与中柱剥离。气微,味微甜。 以色白、条粗、少须根、味甜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洗净。 (二)切制 洗净、微润,切段,干燥,除去碎屑。 (三)炮炙 1.制炭 (1)取白茅根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喷淋水少许,取出,晾干。 (2)取白茅根段,置煅锅内,上面复盖一锅,两锅接合处用黄泥封闭,上压重物,用火煅烧至贴在上锅底上的白纸显黄色为度,取出,放凉。 2.炒制 炒焦。 3.盐制 取茅根段,用大火炒至内外黑色存性,喷入食盐水,取出即可。每10kg茅根片,用食盐0.3kg,水适量。 【性味归经功效】 寒、甘。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应用】 1.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证 如吐血、咳血、衄血、尿血等症。上述病症可单用本品,亦可与其他凉血止血药配伍。 2.热淋、水肿 本品能清热利尿,治疗热淋,可与车前子、木通、滑石等配伍;治疗水肿,可与泽泻、篇蓄等配伍。 本品还可治胃热呕吐、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等病症。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5~30g。鲜品加倍,本品以鲜品为佳,可捣汁服用。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备注】 《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 本品含白茅素、节竹素、5-羟色胺、钾、钙等。本品有利尿作用,并有促凝血作用。对痢疾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解热功效。 大、小蓟、白茅根都有凉血止血作用。三药均有利尿作用,对尿血亦为多用。大蓟且能破血散瘀,小蓟可解毒消痈,白茅根长于清热利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