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胶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胶香 【概况】: 异名 枫香脂(《唐本草》),芸香(《本草原始》),枫脂(《通典》),胶香(《国药的药理学》)。 基源 为金缕梅科枫香树属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树脂。 原植物 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L.taiwaniana Hance) 余项参见“路路通”条。 。【生药】:采集 选择生长20年以上的粗状大树,于7~8月间,从树根起每隔15~20cm交错处将树皮凿开一洞。 到11月至次年3月间采收流出树脂,晒干或自然干燥。防止混入泥砂等物。药材产于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地。 鉴别 树脂为大小不一的椭圆形或球形颗粒,亦有呈块状或厚片状者,表面淡黄色,半透明,质松脆,易碎,断面有玻璃光泽。 气清香,燃烧时更烈。以质脆、无杂质、火燃香气浓厚者为佳。 贮藏 置阴凉处,密闭保存。 。【化学】: 树脂中含苏合香脂新酸。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枝术出版社,1990:61 【药性】: 性味 辛、苦,平。 ❶ 《新修本草》:“辛、苦,平。” 归经 ❶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肝二经。” ❷ 《得配本草》:“入脾、肺二经。” 功效 活血,止血,止痛,生肌,解毒。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衄血,咯血,吐血,创伤出血,牙痛,胃痛,瘰疬,瘾疹,痈疽,疥疮。 ❶ 《新修本草》:“主瘾疹风痒浮肿,齿痛。”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3~6g。外用:适量,研末撒、调敷或制膏摊贴。 使用注意 不宜多服。 ❶ 《得配本草》:“内服多不宜。” 配伍应用 ❶ 配乌头、五灵脂、地龙、治腰膝疼痛。 ❷ 配轻粉、麝香,治疮疖、外伤。 方选和验方 ❶ 玉饼子(《儒门事亲》)治瘰疬,一切恶疮软疖;白胶香30g,瓷器内溶开,去滓,再溶开后,以萆麻子64粒,捣泥,入胶内搅匀,入小油半匙头,注点水中,拭硬软添减胶油,量疮大小,摊膏药贴之。 吃药罢,遍身微汗者为有效。 单方应用 ❶ 《世医得效方》:“治金疮断筋:白胶香为末敷之。” 缪希雍《本草经疏》:“枫香脂为活血凉血之药。凡热则生风,苦平能凉热,兼辛又能散风,故主血热生风之证。风大既散,则肌肉和而浮肿自消,齿痛亦因风热上攻,风热既散,则痛自止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