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痢 病名。 痢疾类型之一。古称白滞痢。 因便下白色粘冻或脓液,故名。有属寒属热之分。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白痢者,由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故为白痢也。”其症便下如冻胶或鼻涕,可兼见腹痛,后重,不能食,小便清利,或手足厥冷等。 由寒湿凝滞,脾阳受伤所致者,治宜温中化湿。可选用当归散、除湿汤、十补汤等方。 本证可见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等病。参见冷痢、寒痢条。若症见痢下白色,粘冻多脓,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涩者,属湿热为患。《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下迫窘痛,后重里急,小便赤涩,皆属燥热,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张氏医通》卷七:“白痢初起,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才起而腹中复急,皆湿热凝滞所致。胃苓汤加木香、砂仁。”也可用香连丸、黄芩丸等。详湿热痢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