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扁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扁豆 【概况】: 异名 基源 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的种子。 原植物 扁豆Dolichos lablab L. 余项参见“扁豆条。” 。【生药】: 鉴别 性状 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0.8~1.3cm,宽6~9mm。 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有时可见棕黑色斑点,一端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紧接种阜的一端有珠孔,另端有短的种脊。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肥厚,黄白色,角质。 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显微 种子的横切面: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部位则为2列,长26~213μm,宽5~26μm,壁自内向外渐增厚。表皮下为1列支柱细胞,种脐部位为3~5列,呈哑铃状,长12~109μm,宽34~54μm;缢缩部宽10~25μm,壁厚2~7μm。其下为10数列薄壁细胞,多呈切向延长,内侧细胞呈颓废状。子叶表皮细胞类方形;叶肉细胞含众多淀粉粒,淀粉粒卵圆形、类球形或肾形,直径3.5~23~39μm,脐点呈点状或裂缝状,少数层纹明显。 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细胞类圆形、不规则长圆柱形,含众多淀粉粒;内侧有管胞岛,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二侧有星状组织,细胞星芒状,有大形的细胞间隙。(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89) 理化 取样品粉末适量,按“刀豆”项下方法进行薄层色谱。(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83) 。【化学】:种子含蛋白质、维生素B及C、胡萝卜素,还含水苏糖(Stachyose)、麦芽糖、棉子糖(Raffinose),1-呱可酸(1-Pipecolic acid)及植物凝集素[1],以及植酸钙镁(Phytin)。未成熟种子中含玉蜀黍嘌呤(Zeatin)[2]。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34 [2]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830,1168 【药理】: 含对人的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素,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对牛、羊红细胞并无凝集作用。 植物凝集素A无抗胰蛋白酶活性,混于饲料中可抑制大鼠生长,还可引起肝脏坏死,加热后则毒性明显减弱,植物凝集素B可溶于水,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在15~18℃(pH3~10)可保持活力30d以上。蒸汽消毒或煮沸1h后,活力损失94~86%,不被一般蛋白酶分解,在体内不易消化,在1mg/0.1ml浓度时,由于抑制了凝血酶,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s延长至60s[1]。 其冷盐浸液对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有促进作用。[2]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42 [2]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79;(2):1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别录》:“味甘,微温”。 归经 入脾、胃经 ❶ 《纲目》:“入太阴气分”。 ❷ 《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气分”。 功效 健脾和中,消暑化湿。 主治 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❶ 《别录》:“主和中下气”。 ❷ 《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❹ 《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❶ 陶弘景:“患寒热病者,不可食”。 ❷ 《食疗本草》:“患冷气人勿食”。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参苓白术散(《局方》)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白扁豆750g(姜汁浸、去皮微炒)、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1000g,莲子肉、桔梗(炒)、薏苡仁、缩砂仁各500g。 为末,每服6g,枣汤调服。小儿酌减。 ❷ 《仁存堂经验方》:“治消渴饮水:白扁豆(研末)加天花粉汁、蜂蜜适量为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20~30丸,天花粉汁下,日2服”。 ❸ 辽宁医药1975;(3):“治肠炎:白扁豆30g研末,鸡蛋1只,红糖15g。开水冲服,日服2次。” ” 单方应用 ❶ 《永类钤方》:“治赤白带下:白扁豆炒为末,每服6g,米饮下。” 【医药家论述】: ❶ 姚能《药性辨疑》:“扁豆专消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消水湿,治热泄”。 ❷ 李时珍《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阳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不忌。” 又取其色白,气味清和,用清肺气。 故云清以养肺,肺清则气顺。下行通利大肠,能化清降浊,善疗肠红久泻,清气下陷者,此腑虚补脏之法也。 ” 脾土既实,则水道自通,三焦不混,而太阴暑湿之邪,自尔克消,安能复藏于脾,而有渴、泻之病乎。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