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唇鹿
Cervus albirostris Przewalski,茸用鹿之一。 鹿亚科,鹿属。因鼻端两侧和上唇为白色,故名。为单型种,中国稀有特产珍贵动物。分布在甘肃、青海、四川西部和西藏地区。 体型较大。全身呈灰褐色,背部为深棕色,头部、颈部和面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较浅。臀斑较大,包括尾巴在内均呈浅黄色。仔鹿生后有隐约可见的白色斑点,随著年龄增大,斑点逐渐消失。 公鹿长角,母鹿无角。 仔鹿生后第二年春季长茸,第三年开始分枝。 茸的主干扁圆,全角共分4~5杈,茸皮色黑。3~5月份脱角,8月份茸开始骨化,9月份茸皮脱落。 白唇鹿栖息于海拔3500~5000m的高山林带及灌木林中,适应于高寒气候,多成小群活动,很少在一地久留。公鹿3岁性成熟;母鹿1.5岁性成熟,妊娠期为225~255天,每胎产一仔。 白唇鹿可与马鹿杂交。 鹿茸有医药价值,产茸量仅次于马鹿。 在青海省的祁连、大通、治多等地区已大批驯养。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