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
病名。 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古称澹(或淡)饮。以“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❶ 诸饮的总称。出《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痰饮候》“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府结而成痰。”因饮停部位、久暂之不同,又有悬饮、痰饮、支饮、溢饮、留饮、伏饮、流饮等之分。 详见各条。 ❷ 四饮之一。 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指饮邪留于肠胃的疾病,又名流饮。多因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感受外湿所伤。症见饮食减少,肠鸣便溏,心下痞闷,呕吐涎沫等。 今之胃肠道疾病似为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