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痈方
【方源】: 《临证录》。 【组成】: 山甲(蛤粉炒)12克 全蜈蚣2.2克 皂刺12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天花粉18克 知母18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❶ 《临证录》:清热解毒,理气化瘀,以通络而消肿。 ❷ 《古今名方》:活血化瘀,拔毒祛腐。 【主治】: ❶ 《临证录》:多发性疔病初起未成脓,或已有脓而红肿者。 ❷ 《古今名方》:脑疽,乳痈,多发性疔肿。 【宜忌】: 妊娠禁用。 【加减】: 恶寒甚,加荆芥9克、防风9克;发热甚,加连翘15克。 【临证举例】: 多发性疖病 某男,35岁。患多发性疔病,数月不愈,项部此发彼起,三至四天即有新者兴,而原发者仍未稍艾,以至项部包括将愈及新出者不下七八处,干痂、脓血、肿块挤满全项,头部仰俯不便,旋转更难,灼热疼痛,夜不成寐。曾用多种疗法,效果不著。脉弦数,舌苔微黄,全身不适。因思久病入络,应以疏通经络,清热解毒为主。此方(皂刺用6克)治疗。服药一剂,全夜熟睡,几无痛感,头部活动自如。原方稍事加减,连服十余剂而愈。 【备考】: 按:本方方名,《古今名方》引作“疔痈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