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疑 《广韵》语其切,平之,疑。 ❶ 怀疑,不相信。《易·乾》:“或之者,疑之也。”《穀梁传·桓公五年》:“《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后汉书·范升传》:“愿陛下疑先帝之所疑,信先帝之所信,以示反本,明不专己。”{宋}{王安石}《即事》诗之三:“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 《战国策·秦策二》:“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姚宏}注:“疑,犹惑也。”《韩非子·五蠹》:“盛容服而饰辩説,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宋}{李觏}《原文》:“{韩愈}有取于{墨翟}﹑{庄周},而学者乃疑。” 《仪礼·士相见礼》:“凡燕见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郑玄}注:“疑,度之。”{贾公彦}疏:“不可预度君之面位邪立向之。” 《管子·小问》:“駮食虎豹,故虎疑焉。”《礼记·杂记下》:“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爲疑死。”{郑玄}注:“疑,犹恐也。”《大戴礼记·劝学》:“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其赴百仞之谿不疑,似勇。”按,《荀子·宥坐》作“其赴百仞之谷不惧”。{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活国名公在,拜坛羣寇疑。”{仇兆鳌}注:“羣寇惊疑,则国多全活矣。” 《列子·黄帝》:“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张湛}注:“分犹散。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南朝 梁}{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月皎疑非夜,林疎似更秋。”{唐}{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複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逑传》第十八回:“天子展龙目一看,见{水冰心}貌疑花瘦,身似柳垂,一妩媚女子也。” 《易·坤》:“阴疑于阳必战。”{高亨}注:“疑,当读爲拟。拟,犹比也。”《礼记·燕义》:“不以公卿爲宾,而以大夫爲宾,爲疑也,明嫌之义也。”{孔颖达}疏:“疑,拟也。是在下比拟于上。”《史记·苏秦列传》:“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衆,疑于王者。”《汉书·食货志上》:“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颜师古}注:“疑,读曰拟。拟,僭也,谓与天子相比拟。 ” 《荀子·尧问》:“诸侯自爲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爲谋而莫己若者亡。” ’旁通而不碍,言无隔碍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