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瀹
亦作“[疏 ]” ❶ 疏浚﹐疏通。 《宋史·神宗纪二》:“{河}决害民田﹐所属州县疏瀹﹐仍蠲其税﹐老幼疾病者振之。”{清}{袁枚}《新齐谐·猫怪》:“屋角有沟﹐久弗疏瀹。淫雨不止﹐水溢于堂。 ”{清}{魏堃}《浚漕河篇》:“一年疏瀹可十年﹐何必年年事调遣?” ❷ 特指烹茗。{唐}{{颜真卿}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流华浄肌骨﹐疏瀹涤心原。” ❸ 犹舒畅。 {宋}{刘跂}《述怀》诗:“精神倍疏瀹﹐激昂登文石。” ❹ 洗涤;沐浴。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 五藏﹐澡雪精神。”{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纪艺中》:“{知微}凡画圣像﹐必先斋戒疏瀹﹐方始援笔。”《庄子·知北游》:“疏 而心﹐澡雪而精神。”{成玄英}疏:“疏 ﹐犹洒濯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