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孔子关于人们智力差异的言论。 出自《论语·季氏》。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生下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人;实践中遇到困难,再去学,又是再次一等人;遇见困难而不学,这样的人就是最下等了。 可见,孔子非常强调学的重要性。 人的智力是有先天遗传差异的,人的智商并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所以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当然,将此理解为“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是不符合孔子原意的。 孔子自己就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看到了人的智商差异。 孔子认为,即使天资不太好,但能够通过学习而知道,虽比不上“生而知之”,但是还不错,还是能主动学习。平时不学,等到遇事遇到困难时再学,缺乏主动精神,是更差一等。而遇到困难也不学,则是最下一等的,这样的人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难以进步。孔子这一论断是深刻的,抓住了有关学习动机的几个层次。 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并且积极鼓励学习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