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玫瑰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玫瑰花 中药名。 见姚可成《食物本草》。别名:徘徊花、湖花、刺玫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初放的花。常生于我国中部以至北部的低山丛林中。 庭院或花园中多有栽培。4~6月间,当花蕾将开放时分批采摘,用文火迅速烘干。 烘时将花摊放成薄层,花冠向下,使其最先干燥,然后翻转烘干其余部分。晒干者,颜色和香气均较差。干燥花略成半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直径1.5~3厘米。花瓣密集,短而圆,色紫红而鲜艳,中央为黄色花蕊,下部有绿色花萼,其先端分裂成5片。 下端有膨大呈球形的花托。质轻而脆。 气芳香浓郁,味微苦。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河北等地。拣去杂质,摘除花柄及蒂。味甘微苦,性温,无毒。 入肝、脾二经。理气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内服:煎汤,3~6克;浸酒或熬膏。 ❸ 治新久风痹:玫瑰花(去净蕊蒂,阴干)9克,红花、全当归各3克。水煎去滓,好酒和服七剂(《百草镜》)。 ❹ 治肝风头痛:玫瑰花4~5朵,合蚕豆花9~12克,泡开水代茶频饮(《泉州本草》)。 ❻ 治乳痈初起,郁症宜此:玫瑰花初开者,阴干、燥者30朵。 去心蒂,陈酒煎,食后服(《百草镜》)。 ❽ 治肿毒初起:玫瑰花去心蒂,焙为末3克。好酒和服(《百草镜》)。 鲜花含挥发油(玫瑰油)约0.03%,主要成分为香茅醇、牻牛儿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香茅醇含量可达60%,牻牛儿醇含量次于香茅醇,橙花醇为5%~10%,丁香油酚和苯乙醇约各为1%。油又含壬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1-对- 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C(579.5毫克/100克),糖类如葡萄糖、果糖、木糖、蔗糖,非挥发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等。黄酮类如槲皮素、异槲皮素等;又含多种色素如植物黄质、玉红黄质、番茄烃、γ-胡萝卜素等。 叶含异槲皮甙。玫瑰花水煎剂能解除口服锑剂的毒性(小鼠)。但仅以吐酒石口服法为限,且吐酒石的抗血吸虫使用亦随毒性解除而消失,据推测,此可能为玫瑰花改变了吐酒石的结构所致。玫瑰油对大鼠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