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不留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不留行 【概况】: 异名 禁宫花、剪金花(《日华子本草》),金盏银台(《纲目》),留行子、麦蓝子(《甘泉县志》)。 基源 为石竹科麦蓝菜属植物麦蓝菜的种子。麦蓝菜属全世界4种,中国产1种。 原植物 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Neck.)Garcke(V.pyramidata Medic.),又名王母牛(山东)、大麦牛(江苏)。 历史 王不留行(《别录》)列为上品,麦蓝菜之名见于(《救荒本草》),描述与本种相近。 (《纲目》)载:“多生麦地中,苗高者一二尺,四月开小花,如铎铃状,红白色,结实如灯笼草子,壳有五棱,壳内包一实,大如豆,实内细子,大如松实,生白熟黑,正圆如细珠可爱。”即为本种。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cm,全株无毛。叶对生,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9)cm,宽1.5~2.5cm、无柄,粉绿色。 花两性,聚伞花序有多数花;花梗长1~4cm;萼筒长1~1.5cm,具5条宽绿色脉、并稍具5棱,花后基部稍膨大,顶端明显狭窄;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先端具不整齐小齿、基具长爪;雄蕊10;子房长卵形,花柱2。蒴果卵形,有4齿裂,包于宿存萼内。种子多数,暗黑色,球形,有明显粒状突起。花期4~5月,果熟期6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45页,图1290)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地、路旁、田埂边和丘陵地带,尤以麦田中生长最多。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广布全中国。欧洲和亚洲温带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 对土壤要求不严,气候温暖地区的一般农田均可种植,怕涝。 用种子繁殖。春播在3月上旬,秋播于9~10月,按行距23~26cm开浅沟条播或撒播,播后覆土镇压,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用种量1kg。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保持13~17cm株距。生长期间需勤除杂草,用稀人畜粪水追施1~2次。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杀。 采集 4~6月采收(东北地区在秋季),割取全草,晒干,使果实自然开裂,然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药材主产于河北、黑龙江、辽宁、山东、山西、湖北。 鉴别 性状 种子圆球形,直径1.5~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放大镜下可见密布细小疣状突起,有浅色圆点状的种脐及1条浅沟。质坚硬,难破碎,用水浸软,除去种皮,可见白色胚乳,胚弯曲成环状,子叶2片,气无,味淡。以粒饱满、色黑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种皮由数列含棕色物的细胞组成,表面观壁波状弯曲,连珠状增厚。 子叶及胚根位于种子的两侧,胚乳占横切面的大部分,细胞中含细小糊粉粒及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35) 粉末:淡灰褐色。 种皮表皮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50~120μm,垂周壁增厚,星角状或深波状弯曲。种皮内表皮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方形、类长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紧密的连珠状增厚,表面可见网状增厚纹理。 胚乳细胞多角形、类方形,胞腔内充满淀粉粒及糊粉粒。子叶细胞含脂肪油滴。 理化 取样品粉末5g,加乙醇50ml,置水浴上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铵碱化,用氯仿提取,氯仿液浓缩小体积,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醇(8∶1∶1)为展开剂,展距13cm,喷以碘化铋钾试液显色,可见4个橙色的生物碱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55) 加工炮制 常用炮制方法有净制和炒制。 ❶ 王不留行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❷ 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大多数爆裂成白花时,取出,放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皂甙,有王不留行皂甙(Vacsegoside),水解后得王不留行次皂甙(Vaccaroside)及D-葡萄糖,进一步水解后得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即棉根皂甙元和β-D-葡萄糖醛酸,还含王不留行黄酮甙即异肥皂草甙(Isosaponarin)、蛋白质、脂肪、淀粉,预试还含生物碱和香豆素类化合物[1,2]。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11 [2]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4 【药理】: 种子中含丝石竹皂甙元,有抗家兔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参考文献 фapмaRONonHr 11 токснкологнл 1969;32(6):687 【药性】: 性味 苦,平。 ❶ 《本经》:“苦,平。” 归经 肝、胃经。 ❶ 《纲目》:“阳明、冲、任。” 功效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敛疮。 主治 妇人经闭,痛经,乳汁不通,难产,血淋或痈疖肿毒,金疮出血。 ❶ 《本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❶ 《本草经疏》:“孕妇勿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穿山甲,治产后乳汁不下。 ❷ 配猪蹄,治产后乳汁不通。 ❾ 配穿山甲、皂角刺,治乳房肿块。 ⑾配当归、川芎,治乳汁不下及乳痛。 ⑿配当归、川芎、红花,治血带经闭或痛经。 ⒀配黄皮核、川楝子、板蓝根,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 ⒁配蒲公英、夏枯草、瓜蒌,治乳痈肿痛。 ⒂配金钱草、海金沙、怀牛膝,治石淋。 ⒃配续断、当归、红花,治跌打肿痛及冻伤。 方选和验方 ❶ 《东轩产科方》:“治血淋不止:王不留行30g,当归身、川续断、白芍药、丹参各6g。分作2剂,水煎服。” ” 上8味 ❺ 王不留行散(《医部全录》张仲景方)治金疮:王不留行(8月8日采)、蒴藋细叶(7月7日采)、东行桑根白皮(3月3日)采、甘草各10份,黄芩、干姜、芍药、厚朴各2份,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出汗)3份。前3味药烧灰存性,合余药为末,每服2g,疮小者外敷,疮大者内服,产后亦可服。 ❻ 王不留行散(《医心方》)治痈肿:王不留行(成末)60g,甘草150g,冶葛60g,桂心120g,当归120g。上5药,治合下筛。以酒服2g,日3夜1。 ❽ 王不留行散(《太平圣惠方》)治妇人劳淋,小腹急痛:王不留行、鲤鱼齿各30g,当归、赤芍药、葵子、车前子各0.9g,枳实、乱发灰各15g。研为散,每服6g,温酒调下。 ❿ 《本草汇言》:“治乳痈初起:王不留行30g、蒲公英、瓜蒌仁各15g,当归梢9g。酒煎服。 ” ⑾《湖北中草药志》:“治血滞经闭:王不留行、当归、桃仁各9g,红花、川芎各6g。水煎服。 ” ⑿《湖北中草药》:“治急性乳腺炎:王不留行6g,炮山甲9g,白芷3g,丝瓜络30g(烧存性),共研细末。饭后用红糖白酒冲服。 ” ⒀《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治丹毒:王不留行、青黛、雄黄各等份。上药共为细末,香油调涂患处。 ” 单方应用 ❶ 《濒湖集简方》:“治疔肿初起:王不留行子为末,蟾酥丸黍米大。每服1丸,酒下。 汗出服。 ” ” ” 食疗 《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疼痛,吐酸:王不留行(炒)50g,鸡蛋3个。加水约300ml,将药和鸡蛋吃下,每日1~2次。” 。【医药家论述】: ❶ 李时珍《纲目》:“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按王执中《资生经》云:一妇人患淋卧久,诸药不效,用剪金花十余叶煎汤,遂令服之。明早来云,病减八分矣。 ” 或问:王不留行之可下乳,是亦可上行之物也。不知乳不能下而下之,毕竟是下行,而非上行也。上中焦有可下者,皆可下通,非止行于下焦而不行于上焦也。” 仲景用治金疮,义盖本此,后人仿此义用之治淋,亦大有见解。” 李氏《纲目》引作内塞,当即濒湖所改,似非伪字,然别本皆作寒,是当存疑,不必强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