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猪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猪肉 【概况】: 基源 为猪科猪属动物猪的肉。 原动物 猪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余项参见“猪毛”条。 【化学】: 瘦肉和肥肉约分别含水53%、6%,蛋白质16.7%、2.2%,脂肪28.8%、90.8%,碳水化合物1.1%、0.8%,灰分0.9%、0.1%,Ca11mg%、1mg%,P177mg%、26mg%,Fe2.4mg%、0.4mg%。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89 【药性】: 性味 甘、咸,平。 ❶ 《别录》:“猳猪肉味酸,冷。” 归经 入脾、胃、肾经。 ❶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 功效 滋阴,润燥。 主治 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 ❶ 《别录》:“猳猪肉,疗狂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煮汤饮。 外用:敷贴。 使用注意 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 ❶ 《本草经集注》:“服药有巴豆,勿食猪肉。”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温热经纬》:“治疫证邪火已衰,津不能回者:鲜猪肉1000g,切成大块,急火煮清汤,吹净浮油,凉而饮之。” 食疗 ❶ 《随息居饮食谱》:“治津液干枯,干嗽便秘:猪肉煮汤服之。” 先将海参水发洗净,切成厚片,猪肉切片。先将沙参用纱布包好,和海参煮1小时,去沙参,加猪肉再煮5分钟,加盐、味精,葱花,食肉及海参。 洗净切片,诸品均置锅中,用清水500ml,大火煮沸,文火煮1小时,去玉竹,加诸调味品再煮15分钟,服食之。 ⑾鸡血藤肉饼炖蛋(《中华进补大全》)治体虚贫血,月经不调:鸡血藤30g,猪瘦肉100g,鸡蛋2只。先把鸡血藤切成小节,装入纱布袋封口。和鸡蛋加水煮熟,熟鸡蛋剥壳,与切碎的猪肉、盐、姜、葱等拌匀,在旺火上蒸成饼状服食。 ⑿驱蛔肉饼(《中华进补大全》)治儿童蛔虫病:使君子肉6g,瘦猪肉100g。 同捣烂,加盐少许,放入瓷器内,隔水蒸熟,即可服用。一般只服一剂,不宜长期服用或用量过大。 ⒀灵芝肉饼(《中华进补大全》)治神经衰弱,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还有健肤、保颜之功效:灵芝6g,瘦猪肉100g,鸡蛋1只。先将灵芝研粉,猪肉剁成肉糜,加姜、葱、盐少许调匀,打鸡蛋拌和后旺火蒸熟,分2次服食。 ⒁湖南医药杂志1975;(1):“治慢性膀胱炎:鱼腥草60g,瘦猪肉100g。洗净,切碎,同炖至肉熟,吃肉喝汤,每天服1剂,连服7~14天。 ” ⒂新中医 1976;(4):“治内痔肿胀出血,肛门疼痛:鲜入地老鼠根60~90g,瘦猪肉60g。二物洗净,切片,加水同煎至肉熟,吃肉喝汤,每日服1剂,分早晚2次服,连服2~4天。 ” ⒃福建中医药 1963;(2):“治妇女带下:火梅刺头30g,瘦猪肉50g。洗净后同炖至肉熟,食肉喝汤,每3天服1次,服3次为一疗程。” ⒄江西卫生 1976;(3):“治湿热带下:凤尾草30~60g,猪肉250g。先将凤尾草洗净,和猪肉同蒸至肉熟,吃肉喝汤,连服3~5天。” ⒅广西中医药 1978;(1):“治面色姜黄,发育迟缓,食欲不振,常有便溏,舌苔薄白,脉虚弱:肉桂1~2g,瘦猪肉30g。切碎,拌匀,同盛于小碗内,加水蒸熟,猪肉及汤分2~3次服,肉桂渣不吃。 ” ⒆新中医 1983;(11):“治牙痛:鲜地稔根(洗净,去粗皮)30g,瘦猪肉200g。加水同蒸至肉熟,吃肉喝汤,分2次服,连服3天。 ” ⒇辽宁中医杂志 1984;(4):“治再生障碍性贫血:野菊根茎(洗净,切片)、瘦猪肉各30g,2味同加水煮熟,去渣,吃肉喝汤,分2~3次服下,每日服1剂,连服12~30日。” 。【医药家论述】:❶ 汪昂《本草备要》:“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精液,丰肌体,泽皮肤,固其所也,惟多食则助热生痰,动作湿,伤风寒及病初愈人为大忌耳。诸家(食忌)之说,稽之于古则无征,试之于人则不验,徒令食忌不足取信于后世。伤寒忌之者,以其补肌固表,油腻缠粘,风邪不能解散也。 病初愈忌之者,以肠胃久枯,难受肥浓厚味也。 又按猪肉生痰,惟风痰、湿痰、寒痰忌之,如老人燥痰干咳,更须肥浓以滋润之,不可执泥于猪肉生痰之说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