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梨
中药名。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别名:圆枣子,洋桃藤。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Sieb et Zncc.)Planch.的根,叶。大藤本,长可达30米以上。 嫩枝有时有灰白色疏柔毛,老枝光滑,茎皮淡灰褐色,茎髓褐色,片状。花期5~6月,果熟期8月。 生于山谷,林下及灌木丛中。分布东北等地。 秋、冬季挖根,夏季采叶。江西《中草药学》:“淡微涩。”健胃,活血,清热,利湿。治消化不良,呕吐,腹泻,黄疸,风湿关节痛。 内服:煎汤,15~60克。 ❶ 治食道癌:猕猴梨根配水杨梅根60克,野葡萄根30克,半枝莲15克,半边莲15克,凤尾草15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 ❷ 治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猕猴梨根30~60克,水煎服。 ❸ 催乳:猕猴梨根60~90克,水煎服(上三方出江西《中草药学》)。 ❹ 治黄疸:猕猴梨根30克,茜草15克,淡竹叶6克,苍耳子根9克,小蓟15克,水煎服。 ❺ 治风湿关节痛:猕猴梨根15克,木防己15克,荭草9克,虎杖9克,水煎服。 ❻ 治外伤出血:猕猴梨叶适量,焙干研末撒伤处(上三方出《河南中草药手册》)。现代临床用之治疗胃癌:用藤梨根配合虎杖,以乙醇提取法制成糖浆(每60毫升含藤梨根60克,虎杖30克),每次20~3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