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 密陀僧
【药理研究】 不论是瑞香科的瑞香狼毒或天南星科的海芋、尖尾芋(广东、广西狼毒),还是大戟科的狼毒,均含有皂苷(三萜类或甾体类),与密陀僧的铅离子作用会产生沉淀现象,而其沉淀具有强烈的毒性,可引起中枢神经中毒症状[1]。 【毒理研究】 取狼毒2.5g,密陀僧3g加水煎煮20min,滤液浓缩至12ml备用。方法:按急性毒性简易试验方法,随机取小鼠18~22g以成人剂量104倍量灌胃或腹腔注射。结果:狼毒—密陀僧组无论灌胃还是腹腔注射,均表现活力增强、饮食量也提高。12h内,灌胃组10只小鼠,注射组10只小鼠均未死亡[2]。 【参考文献】: 1 傅毓玲,吴志明,颜善明.浅谈“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禁忌.湖北中医杂志,1999;21(7):326 2 常敏毅.“十九畏”的药理学研究——急性毒性实验.中药通报,1985;10(1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