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丸
【方源】: 《普济方》卷一〇三引《博济》。 【异名】: 大通丸。 【组成】: 牵牛子不拘多少(净洗,饭上炊气才透,便出摊令微冷,捣为末) 青橘皮(去白,焙) 木通(锉) 陈橘皮(去白,焙) 桑根白皮(锉) 芍药(焙)各一两 瓜蒌根(洗,焙)二两 【用法】: 上六味为末,每牵牛子一斤,入余药末四两,拌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随其汤使,瘰疬,茶汤送下;产前安胎补损,芎酒送下;产后血竭肚痛,苏木酒送下;妇人血气,芍药酒送下;血风瘙痒,枳壳酒送下;五淋,榆白皮酒送下;瘫痪风,豆淋酒送下;肠风泻血,萎蕤酒送下;肺气,诃黎勒酒送下;伤寒,葱白酒送下;风秘,葱姜茶送下。 【功用】: 疏风顺气。 【主治】: ❶ 《普济方》引《博济》:风热气秘,瘰疬,产后血竭肚痛,妇人血气,血风瘙痒,五淋,瘫痪风,肠风泻血,肺气,伤寒,风秘。 ❷ 《圣济总录》:脚气,大小便秘涩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