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
〔牵〕 (qiān) 拉;挽引向前。 《孟子·梁惠王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可以牵著走的牲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杜预注:“牵谓牛、羊、豕。”孔颖达疏:“牛、羊、豕可牵行,故云牵谓牛、羊、豕也。” 关系。 《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薛综注:“牵,犹系也。” 牵连;牵累。 《易·小畜》:“牵复吉。”孔颖达疏:“牵谓牵连。”元结《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拘泥。苏轼《谢秋赋试官启》:“不泥于古,不牵于今。” 姓。东汉有牵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