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肚
【概况】: 异名 牛百叶(《本草拾遗》),牛胃、牛膍(《纲目》)。 基源 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胃。 原动物 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余项参见“牛肉”条。 。【化学】: 牛肚每100g含水分81g,蛋白质14.8g,脂肪3.7g,灰分0.5g,Ca 22mg,P 84mg,Fe 0.9mg,硫胺素0.04mg,核黄素0.20mg,尼克酸3.6mg。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11。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日用本草》:“甘,平。” ❷ 《纲目》:“甘,温。” 功效 补虚损,益脾胃。 主治 病后虚羸,气血不足,消渴,风眩。 ❶ 《食疗本草》:“主消渴,风眩,补五脏,以醋煮食之。” ❷ 《本草拾遗》:“牛肝和腹内百叶(即重瓣胃)作生姜、醋食之,主热气,水气,丹毒,解酒劳。” ❸ 《日用本草》:“和中,益脾胃。” ❹ 《本草蒙筌》:“健脾胃,免饮积食伤。” ❺ 《纲目》:“补中益气,解毒,养脾胃。”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临床应用】: 食疗 牛百叶粥(《本草拾遗》)治小儿病后虚弱,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牛百叶(即牛肚)150~200g,大米40~60g,煮粥,调味后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