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牛筋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牛筋藤 【概况】: 异名 蛙皮藤、鹊鸪藤、谷沙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桑科牛筋藤属植物牛筋藤的根、叶。牛筋藤属全世界仅1种,中国也产。 原植物 牛筋藤Malaisia scandens(Lour.)Planch.(Cat urus scandens Lour.),又名饭果藤、煲稗子藤(《海南植物志》),盘龙木(《台湾植物志》),马来藤(《植物大辞典》)。 形态 常绿攀援灌木,长达4~8m;幼枝被毛。叶互生,叶柄长0.5~1cm;托叶侧生,小,早落:叶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3cm,宽2.5~4cm,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偏斜,全缘或有钝锯齿,两面平滑或粗糙;侧脉羽状,7~13对,在近边缘处连结,和网脉在背面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密集的穗状花序,长3~6cm,不分枝或略分枝,腋生;雄花萼3~4裂,裂片三角形,镊合状排列,无梗;雄蕊3~4枚,与萼片对生,花药近球形,花丝线形,长为裂片的2倍,退化雌蕊小;雌花序腋生,近球形,密被毛,直径约6mm;总花梗长8~10mm,有毛;雌花萼片壶形,仅顶部有毛;子房内藏,花柱顶生,长10~13mm,线形,2深裂,突出,有粉状短毛。 果序近球形,小苞片肉质;瘦果包于宿萼片中,带肉质,卵形,长6~7mm,熟时红色,无柄;内有种子1粒;子叶一大一小。花果期夏季至秋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80页,960)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山地灌丛及山谷林中,常攀于树上。 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亚洲东南部至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药性】: 功效 祛风,除湿,杀虫。 主治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用于风湿痹痛。叶:外用杀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