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牛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牛弘

【生卒】:545—610

【介绍】:

隋学者。

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泾川)人。本姓尞,其父牛允为西魏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牛。

牛弘“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隋书·牛弘传》)在北周袭封临泾公,官至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入隋。以散骑常侍,秘书监累官至上大将军,右光禄大夫。

死后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号宪。虽“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事上尽礼,待下以仁,讷于言而敏于行。”(同上)隋朝享国日浅,尚不具备统一意识形态的客观基础,但隋文帝为巩固皇权,多次下诏提倡儒学:“行仁蹈义,名教所先,厉俗厚风,宜见褒奖。”“制礼作乐,今也其时。”因此儒学得以复苏,逐渐形成风气。牛弘乘势而起,借助统治者的力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扩大儒学影响,对推动儒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开皇初年,他即上表请开献书之路,说:“武王问黄帝、颛顼之道,太公曰:‘在《丹书》。’是知握符御历,有国有家者,曷尝不以《诗》、《书》为教,因礼乐而成功也。”(《隋书·牛弘传》)把儒学经义教化视为治国立身的根本,是天下太平的保证。他历数了儒家典籍的五次劫难与社会的五次大动乱的关系,指出:“‘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漠矣。为国之本,莫此攸先。”“欲崇儒业……正在今日。”(同上)建议从购赏民间图书开始,大弘文教,纳俗升平,使重道之风,超于前世。开皇三年,他又奉敕修撰《五礼》百卷,行于当世,并请求依古制修立明堂“以通神灵,感天地,出教化,崇有德”。

“仰观俯察,皆有则象,足以尽诚上帝,祇配祖宗,弘风布教,作范于后矣。”(同上)开皇六年又奉诏制定雅乐,推行《周礼》的五声十二律,废止六十律。

他奉孔子为“素王”,尊崇儒学,在当时思想界声望卓著,在“诸儒论新礼降杀轻重”时,“弘所立议,众咸推服之。”甚至矜贵骄横的杨素见他时,也“未尝不改容自肃”。在议定献皇后仪注时,他“了不辞让,斯须之间,仪注悉备,皆有故实。素叹曰:‘衣冠礼乐尽在此矣,非吾所及也!’”(同上)他在选拔人才方面,也坚持儒家标准,“先德行而后文才,务在审慎。

虽致停缓,所有进用,并多称职。”(同上)牛弘言行事迹除见于《隋书》本传外,明人还辑有《牛奇章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