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爱琴文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爱琴文化 也称爱琴文明。 公元前3千年至前2千年分布在希腊和爱琴海区域的青铜时代文化。19世纪70年代初,德国考古学家H·谢里曼在《荷马史诗》的启示下,成功发掘发现小亚细亚古城特洛伊及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迈锡尼故城和梯林斯等一系列遗址,使长期湮没的爱琴文化再现于世。至19世纪9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A·伊文思进而发掘到克里特岛诺萨斯古城,发现米诺斯王宫等重要遗迹,大大充实了爱琴文化的内容。据其文化中心所在,故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前3千年后期,克里特岛处于金石并用时代。至前2千年初进入青铜时代,出现象形文字。 前2千年中叶克里特达到青铜时代全盛期,在诺萨斯城建有宏大的宫殿建筑。各种精制工艺品和线形文字(甲种),表明当时已处于阶级社会。 约于前1500年前后为火山爆发所毁。迈锡尼文化形成于前2千年代中叶,或称“希腊底”(Helladic)文化,与克里特文化关系密切,水平相似,唯风格显得粗犷。大约在前15世纪,迈锡尼支配著克里特。其线形文字(乙种),在1952年已由英国学者M·文特里斯和J·查德威克成功释出,大多是记王宫库藏和各地贡物的经济文书,表明迈锡尼与东方各古国,特别是埃及新王国有过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往。 约在前12~前11世纪,随著多利安人南侵,此文明被毁。爱琴文化是地中海东部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古希腊文化有直接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