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燕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燕窝 【概况】: 异名 燕窝菜(《闽部疏》),燕蔬菜(《纲目拾遗》),燕菜(《现代实用中药》),燕根(《药材学》)。 基源 为雨燕科金丝燕属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 原动物 金丝燕Collocalia brevirostris(Mcclelland);西藏亚种C.b.brevirostris(Mcclelland);云南亚种C.b.rogersi Deignan;四川亚种C.b.innomilala Hume。 形态 体长约9cm。嘴暗褐色,形短,稍带弯曲,基部宽阔。背褐黑色,略有光泽;腰部较淡;腹部灰白或赤褐色。翅长而尖,合翅时,翼端远超过尾端;尾短,尾羽略呈方形。 脚极细弱,4趾均向前。(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653页.5560条图) 生境与分布 多见于热带沿海地区,在岛屿险峻的岩洞深暗处筑巢聚居,分布于东南亚一带及太平洋各岛屿上。 。【生药】:采集 2、4、8月间采集。 金丝燕在每年4月间产卵,产卵前必营筑新巢,此时其喉部粘液腺非常发达,所筑之巢,纯为粘液凝固而成,色白洁净,称为“白燕”;这时如被采去,金丝燕立即第2次筑巢,往往带有一些绒羽,颜色较暗,称为“毛燕”;有时方可见有血迹,称为“血燕”。 药材产于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来、缅甸、菲律宾、日本等地。中国云南、海南等地亦产。 鉴别 本品呈不整齐的半月形,长约6.5~10cm,宽约3~5cm,凹陷成兜状。附著于岩石的一面较平,外面微隆起,附著面粘液凝成层排列整齐,较隆起面细致,呈波状,窝内粗糙,呈丝瓜络样。质硬而脆,断面微似角质,入水则柔软而膨大。 高品有白燕、毛燕、血燕之分。白燕(又名官燕)色洁白,偶带少数绒羽;毛燕色灰,内有较多灰黑色羽毛;血燕则含有赤褐色的血丝。 以白燕的品质为最佳。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化学】:天然燕窝含水分10.40%,含氮物质57.40%,脂肪微量,无氮提出物22.00%,纤维1.40%,灰分8.70%。 去净毛的燕窝其灰分为2.52%,可完全溶解于盐酸。肉有磷0.035%、硫1.10%;燕窝水解,得还原糖至少17.36%(以葡萄糖计),含蛋白质,其氮的分布为:酰胺(Amide)、氮10.08%,腐黑物(Humin)、氮6.68%,精氨酸氮19.35%,胱氨酸氮3.39%,组氨酸氮6.22%,赖氨酸氮2.46%,单氨(Mono-amino)氮50.19%,非氨(Non-amino)氮7.22%。燕窝又含氨基己糖及类似粘蛋白(Mucin)的物质。灰分中以钙、磷、钾、硫为多。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92 。【药性】:性味 甘,平。 ❶ 《本草从新》:“甘、淡,平。燕窝脚:微咸。” ” 归经 入肺、胃、肾经。 ❶ 《本草求真》:“入肺、脾、肾。” 功效 养阴润燥,益气补中。 主治 虚损,痨瘵,咳嗽,痰喘,咯血,吐血,久痢,久疟,噎膈反胃。 ❶ 《本经逢原》:“调补虚劳,治咳吐红痰。” ”“燕窝脚:能润下,治噎膈甚效。” 用法用量 内服:绢包煎汤5~9g;或入膏剂。 使用注意 肺胃虚寒,湿痰停滞及有表邪者忌用。《随息居饮食谱》:“病邪方炽勿投。”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内经类编试效方》:“治老年疟疾及久疟,小儿虚疟,胎热:燕窝9g,冰糖1.5g。顿食数次。” ” ” 【医药家论述】: ❶ 张璐《本经逢原》:“燕窝,能使金水相生,肾气上滋于肺,而胃气亦得以安,食品中之最驯良者。惜乎本草不收,方书罕用,今人以之调补虚劳,咳吐红痰,每兼冰糖煮食,往往获效。然惟病势初浅者为宜,若阴火方盛,血逆上奔,虽用无济,以其幽柔无刚毅之力耳。” 燕窝脚(色红紫,名血燕)功用相仿。假燕窝无边无毛(或微有边毛,皆伪为之),色白(甚有白如银丝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