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腐蚀
亦称“焊接蜕变”。 系指邻近焊缝的狭长地带的耐蚀性降低,是晶间腐蚀(详见“晶间腐蚀”)的一种形式,是因碳化物沉积而引起的,通常发生于不锈钢焊缝区。其防止的措施有: ❶ 固液体化退火法:如将焊缝区加热至1050℃,使碳化铬溶成金属液后用水淬火,使其未及重新结晶而保持固体溶液状态,同时由于金属冷却速度快,致使铬原子和碳原子无时间重新结合; ❷ 限制合金中碳含量:如将不锈钢中碳含量降至0.03%以下(普通不锈钢为0.06%-0.12%),同时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的碳质渗入金属; ❸ 添加稳定元素:钛和铌是常用的稳定化元素,它们对碳的亲合力比铬更强,能有效抑制碳化铬的形成,从而防止晶间腐蚀。 通常,钛含量为碳含量的5倍以上,或铌含量为碳含量的10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