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托月
【释义】: 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原指绘画时渲染云彩以衬托月亮。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 。【成语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诗家烘托法》:“‘秋水一泓明见底,照来谁有面如田’,不言方而方字自见,此所谓烘云托月法也。” 【例句】: ❶ 茅盾《无题》二:“她的‘创造者’用‘烘云托月’的方法,一连描写的十来个在她身旁走过的或者从后赶上前的或者迎面而来的摩登女性。” ❷ 黄药眠《文艺漫谈》:“有些诗,诗人故意不从正面去描写对象,而宁愿描写常与这对象伴随在一起的有紧密联系的东西,旁敲侧击,以造成气氛,烘云托月,间接地去表现他所要描写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