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凤烹龙
炮:古代一种烹饪方法,以泥涂在食物外面,然后放在火里煨熟。 烹:烧煮食物。凤:雄雉。龙:宰白马代之。 形容富有人家的生活奢侈。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今日个晏赏群公,光禄寺酝江酿海,尚食局炮凤烹龙。”(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凡遇大典……有所谓炮凤烹龙者,凤乃雄雉,龙则宰白马代之耳。”也作“烹龙炮凤”、“炰(pāo,煮)凤烹龙”、“炙凤烹龙”、“炮龙烹凤”、“烹龙炰凤”。(唐)李贺《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翠幕围春凤。”(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我听的朱门里奏笙歌,相府内夜排筵晏,炰龙烹凤,敲金击玉。”(明)沈璟《义侠记·除凶》:“又何须炙凤烹龙,鹦鹉杯浮,琥珀交浓。”(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大设筵晏……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十:“这就摆起酒席来,果然烹龙炰凤,样样精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