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火葬 又名“火化”。 用干木交错架成堆,尸体(或带棺)搁置上面,加入助燃剂,用火焚尸。葬法之一。西方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希腊即流行。因征战频繁,战士死在异国,就地火化,携骨灰回国安葬。 中国则随佛教从印度传入。《大唐西域记》记载:“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沈流漂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可看出,火葬已流行于宁夏到浙江,山东到四川等省广大地区。从考古发现,火葬墓在宋、辽、金、元时期最普遍,到了明清,由于统治者颁布禁令,才逐渐衰落。 近代以火葬为主要葬法,殡仪馆有火化专门设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