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烧十三洋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火烧十三洋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初广州人民进行的一次反侵略斗争。 1856年(咸丰六年)10月23日,英国侵略军借口“亚罗”船事件进犯广州,城厢内外群众,同仇敌忾,反英揭帖,满处皆是。团民相约,“倘夷入城,鸣鼓攻之”。 11月4日,英军进城,“炮昼夜发,所至辄焚。”12月14日夜,守城兵勇团练数万人,与抗英群众相呼应,出城放火焚烧了敌人据点十三洋行,使“群夷失居,退伏船上”。英兵亦烧毁城郊民房5000栋以作报复,后退出虎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