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澶渊之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澶渊之盟 北宋同辽订立的和约。北宋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辽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经保定二州,直趋澶州(今河南濮阳),威胁东京。宋大臣王钦若、陈尧叟主张迁都南逃,新任宰相寇准力主抗战,促真宗亲征。真宗勉强渡河到达澶渊南线。此时辽军大将萧挞览已中宋军伏弩而死,士气受挫,处境不利。宋真宗急于求和,不顾寇准和杨延朗等人的反对,派曹利用赴辽营谈判,于十二月(1005年1月),双方订立了盟约,规定:1.双方约定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尊萧太后为叔母。2.宋辽仍以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为界。3.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