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潘光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潘光旦 【生卒】:1899—1967 【介绍】: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对于翻译和介绍外国的社会学思想和中国的社会学研究皆有很大贡献,是中国最早提出优生问题并倡导最力的学者。 江苏宝山人。1913年赴北京清华学校读书。1922年去美国留学,先后在纽约达茂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生物学、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1926年回国,在上海吴淞政治大学任教务长。1928年在东吴大学任预科主任。1930年在光华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31年在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任社会科学院院长。在上海期间,还分别在大夏、暨南、复旦、沪江等校兼教,主编《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书报春秋》等。1934年去北平,在清华大学任社会学教授,讲授优生学、家庭问题、西洋社会思想史、中国儒家社会思想、人才论等课程。1937年随校南迁。 1945年回北京。1952年院校调整,调至中央民族学院工作,兼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等职。 其主要著作有《中国之家庭问题》(1929)、《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1930)、《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1934)、《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1947)、《优生概论》(1928)、《人文史观》(1937)、《优生原理》(1949)等。此外,他还翻译出版了霭理士的《性的教育》、《性的道德》、《性心理学》,赫胥黎的《自由教育论》,达尔文的《人种由来》,恩格斯的《家族、私产与国家的起源》、《玛尔克》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