溅蚀
雨滴打击裸露地面使土壤破裂、湿润、分散、飞溅的侵蚀现象。 它在地表径流发生前便使土壤细粒产生位移。土壤的溅蚀量,取决于雨滴的打击力、地面覆盖物、风力、降雨特征、土壤抗蚀能力和地表水层厚度等。在水平地面上,被溅蚀移动的土粒,由于可以互相补偿,各处的土壤溅蚀量大致相等;但在坡地上,土粒向下坡的溅移量,要大于向上坡的溅移量。总的土壤溅蚀量,随著坡度的增加而增多。 溅蚀破坏土壤结构,堵塞土壤孔隙,削弱土壤渗透能力,从而增加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的冲刷搬运能力。伍德拉夫(C.M.Woodruff)试验证明,在缓坡情况下,90%的土壤侵蚀量由溅蚀作用造成,9。以上的坡地,径流冲刷则起著重要作用。采用“覆盖耕作法”和“免耕法”可以减少坡耕地的溅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