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湿生鼠曲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湿生鼠曲草 【名称出处】:《吉林中草药》 【概况】: 异名 鼠曲草(《吉林中草药》),无心草(《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黑薄古日根纳(蒙族名)。 基源 为菊科鼠曲草属植物湿生鼠曲草的全草。 原植物 湿生鼠曲草Gnaphalium tranzschelii Kirp.(Gnaphalium uliginosum auct.non L.)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5~40cm,被灰白色棉毛。基部叶小,花期枯萎;茎叶较密,无柄;叶片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3~5cm,宽3~4mm,顶端具小尖,基部狭窄,全缘,两面密被白色棉毛。 头状花序多数,组成密团伞状圆锥花序;总苞半球形,径约2mm,总苞3层,黄褐色,干膜质,外层的总苞片较短,宽卵形,内层的长圆形或披针形;缘花丝状,雌性,中央两性花,7~8朵,管状,长约1.5mm,顶端5裂。瘦果长圆形,长约1mm,有细点;冠毛白色,糙毛状,易脱落。花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75页.图636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湿润草地、路旁、河边及沟谷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朝鲜、日本、蒙古和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夏末花期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药性】: 性味 ❶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效 止咳化痰,祛湿,调中,降血压,消疮肿。 主治 咳嗽气喘,筋骨疼痛,湿热痢疾,胃溃疡,高血压,痈疮肿毒。 ❶ 《东北药用植物志》:“止咳化痰,治气喘及支气管炎,胃溃疡,高血压,火伤,脓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痈疮肿毒:湿鼠曲草、银花、赤芍、大力子。水煎服。亦可用湿鼠曲草、牛耳大黄适量,捣烂,敷患处。” 单方应用 ❶ 《长白山植物药志》:“治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湿鼠曲草10~25g,水煎服。” 食疗 《吉林中草药》:“治筋骨疼痛:鼠曲草30g,白酒500g。浸泡3日,饮酒,每次30ml,日服2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