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游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游学

游侠和儒生。

战国末期,韩非主张法治,指责君主背离法制原则,尊重儒、侠,崇尚“贤”、“智”,造成法令所认为不对的,君主却加以运用,官吏应当受惩处的,君主却加以供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韩非指出,国家太平时养著儒生和游侠,国家有危难时用兵士。国家给予关照的人,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国家所要用的人,却得不到国家的关照。“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因此,服役的农民和兵士松懈、荒废其工作,游侠、儒生则日益增多,这就是国家混乱的原因。)所以韩非把“学者”(主要指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经营工商业的人)看成国家的蛀虫,主张加以清除,(《韩非子·五蠹》)后引申指:到外地求学。

今沿用引申义。

鲁迅《而已集·写在(劳动问题〉之前》:“我虽然不知道劳动问题,但译者在游学中尚且为民众尽力的努力与诚意,我是觉得的。”《随笔》:“当年海夫师在游学英伦时,受王亚南校长之召,从剑桥大学回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成都晚报》:“考生在依据自身情况,审慎选报志愿的基础上,要勇于摒弃落后的盆地意识,学习古人‘飘泊西南,叩关陕洛’的游学精神,到巴山蜀水外面的精彩世界见见世面,长长学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