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陆紫苏区反“围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陆紫苏区反“围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海陆紫苏区红军在广东的海丰、陆丰、紫金诸县地区反对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1932年3月,国民党张达师的两个团和地方反动武装3000余人分别进攻海丰县和陆丰县。敌恃兵力强大,先攻占游击区和赤色乡村,加强其在平原地区的反动统治,然后合力进攻山区,并在根据地中心周围的大安洞、朝面山、中洞、碣石溪、罗庚坝、炮仔等地构筑封锁线,以致造成海(丰)陆(丰)紫(金)根据地被分割,红军和游击队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当时,坚持海陆紫苏区斗争的有红军部队红一团(原四十九团)以及海陆紫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有30多人枪的常备赤卫队。红军和地方武装曾一度凭藉熟悉地形和群众的支持掩护,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袭扰和打击敌人,使敌人疲于奔命。但由于敌强我弱,在敌人重兵进攻下,红军和游击队难以摆脱敌人的追剿。后在与敌人周旋过程中,中共海陆紫县委、县苏维埃领导人有的在战斗中牺牲,有的遭叛徒杀害,红军和赤卫队也遭受严重损失。至1934年初,海陆紫苏区的反“围剿”斗争遭到失败,海陆紫根据地全部为敌人占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